青藏高原节能减排(青藏高原的清洁能源)

时间:2024-11-18
 

青海为什么叫大美

因为青海地广很大,而且风景优美,所以被叫做大美青海。青海自十六国时期始称青海。藏语称错温波,蒙古语称库库诺尔,均意为青色的湖。古为西戎地,汉为西羌地。 1928年设青海省,省会西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七十二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3万人。

大美青海四个字,是对青海壮美风光的高度概括。青海地处高原,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这里既有雄伟的祁连山脉,又有辽阔的柴达木盆地;既有碧波荡漾的青海湖,又有神秘莫测的可可西里。这些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最初看到用这个词的是“大美青海”,这个词形容青海感觉挺贴切,表达出了青海的宽广辽阔和美丽无垠。但后来太多地方就开始无脑的套用。一个地方晴天下的美景,明明可以用“朗朗某地”,也偏要用“大美”;展现一个地方古建筑的,明明可以用“古朴”“幽静”之类的词语,也盖上“大美”。

青海大美,美在地域辽阔,山川壮丽,民风淳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造物主慷慨地将天境秀色赋予江河源头的祥瑞之地,勾画出一幅幅湖光山色之美、民族风情之美的艺术画卷,尽揽蓝天碧水天地人和的大美。

青海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其中青海湖是青海的面孔,是大美青海的名片。我们说青海湖是人间仙境,是因为青海湖的美无与伦比。青海湖是青海最靓丽的一面,她清澈纯净,烟波浩淼,美不胜收。很多人都喜欢在夏天的时候自驾去青海湖看看。

不节能减排的危害

加剧地球温室效应,最后地球进入冰川时代 大气中二氧化碳多了,表面温度升高,冰化成水,水变成气。这样大气层就会变厚,接下来阳光射到时候就会减少进度冰川时代。

能源浪费:不节约用电意味着不合理地消耗电能资源,这对于社会整体能源供应会造成巨大的负担。由于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未经节约使用电力资源的话,可能导致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环境污染:发电是许多电力消耗的主要源头,而大部分发电方式都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

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 如今,许多人们不懂得如何珍惜仅有的能源。大量用水、用电,许多破坏臭氧层的物品也消耗飞速,排放的废气已经多得难以让人想象……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谁?就是我们人类。

保护环境: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通过节能减排,可以降低这些负面影响,保护大自然和生态系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建筑行业有哪些节能减排技术

绿色屋顶技术 绿色屋顶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屋顶种植植物,从而提高建筑环保性能的技术。绿色屋顶不仅可以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城市洪涝风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此外,绿色屋顶还能为建筑物提供自然的隔热层,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墙体保温节能技术。通过采用适当的保温材料和技术手段,减少墙体能量的损失,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比如,使用新型的节能墙体材料,如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等,能够提高墙体的保温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墙体绿化、增加通风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墙体的节能性能。 门窗节能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节能的关键部位。通过采用适当的保温材料和技术,可以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散失。例如,使用高效保温材料,如岩棉、聚苯乙烯板等,可以增强墙体的保温性能。同时,还可以通过改进门窗的设计,提高窗户的隔热性能。

为了充分发挥湖泊的调蓄作用三江源地区需要干什么

防止污染,美化环境。“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害互愤就莅脚缝协俯茅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等活动。三江源地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海拔为3335~6564米。

三江源地区的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水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三江源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广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

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湖泊和沼泽。(三江源湖泊的作用:雨季冰雪融水丰盈时,湖泊储蓄河水,消减洪峰。冬、春季,水量小时,补给河流,保持河流量相对稳定)。(三江源沼泽的作用: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

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位于中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水源之一,同时还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三江源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广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了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汇成江河的最初水源。

三江源地区湿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很弱。三江源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

1、青藏高原被誉为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也是亚洲的水塔,对于我国的国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青藏高原的平均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约为每人人均10吨二氧化碳,相比之下全国平均水平为每人人均7吨二氧化碳,但这里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2、为降低青藏高原人均碳排放量,未来需采取技术手段进行改进。例如,可以通过发展绿色农牧业,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

3、再比如依托生态旅游和文化等产业发展,探索绿色转型、节能减排的新业态。青藏高原上有非常好的环境,山势连绵起伏,蓝天白云、草地湖泊景色非常美丽,远处的冰川和珠峰仿佛近在咫尺。

4、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和地球“第三极”的核心区,海拔高于4500米的区域约占全区面积80%,被誉为“世界屋脊”。